“等将来技术成熟,可以真正造福民众。”
李文波兴奋不已,“就算三百斤也非常可观了,远远超过麦子和粟米的产量。
真希望能够早日见到国家丰收、百姓安居的美好图景!”
家主看向李文波,
不同于某些极端主义者,你继承了武安君保家卫国的精神,始终怀着良知做事,因此才能成为我可靠的帮手。
“家主,在下有说错什么吗?”
“什么是真正的志同道合,你我就如同这样。
得此好友相伴一生,实为慰藉。”
说完家主搂住他的肩膀。
“暖室空间有限咱们出去吧,别不小心损坏了庄稼。”
临走时又提醒:
不要忘记传授授粉之法,要勤劳努力!
出门之后,
“咦?马车里竟然长出果实来了?”
“李兄,你是何时见到它生长的过程了吗?”
李文波哭笑不得,“在下也没有看见。”
家主上前仔细打量一番,然后抛给李文波一根黄瓜,又递给老赵师傅一枚果子。
吩咐老赵要照顾好这些作物,甚至提到了为他说亲之事。
马车上,
“家主,有一件事在下突然想到了,近期各机关驻地周围的茶馆生意冷清了许多,因此都费尽心思招揽顾客。
原先十枚铜板只能买一刻钟的欢愉,现如今姑娘不仅愿意坐下陪客人聊天嬉闹片刻。”
在一个古老的朝代,某城中的欢娱之所近期有了不小的变化。
往日二十枚铜钱便能换得几道小菜与一杯浊酒,并在歌姬的闺房里留连半个时辰;而现在,菜肴又添了两道,酒质也更加纯正。
尽管价格略有上涨,歌姬们的服侍却变得更加周到细致。
“以前有位颇受欢迎的歌姬名叫柳琴,在招待豪客时……”
李公子一时语塞,不知该如何继续形容。
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前,“她的衣襟几乎袒露到了这个位置,半边香肩都清晰可见。”
那时室内烛火摇曳,众多客人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一幕。
过去,若想让柳琴以如此姿态示人,非得出价百金才行。
张大人听到此描述后心念一动,轻声细问:“那家叫什么名字来着?”
“似乎与六国余孽有所关联,我记得是在某官员桌上见到过这名字。”
李公子应声道,“也许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”
张大人顿时警觉起来,“该不会是六国余党想要打探内务府的情报吧?”
他低声说道,“我猜测黑冰台的密探肯定也在盯着那里。”
李公子想了想,答道:“属下向来行事谨慎,应当没露出任何破绽。”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张大人提议亲自去查看一番,以防万一。
“请告诉我这家店的准确位置。”
张大人说道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