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徽凝神片刻,道:“南风,偏东。”
“不错。”
谢璋笑道:“那宋大人再看看,我们现在所处之地,是何方?”
宋徽翘首看去,柔然军营处在高阔的山丘之处,而粮仓,大约是巴图尔想要更加方便地监察,偏偏将此设立在了山丘的最高处。
而两人此时所站之处,正处于整个军营的最东之处。
若有人添柴加火,趁着这场风未息之时,点燃粮仓,那便是一番绝美的景象。
宋徽顿悟,回过头见小谢将军如同孩童般愉悦地拍了拍手,道:“自从十五岁那年来到兰州军营,我就不曾在外放过火,眼下时机难得,宋大人,看好了。”
宋徽无语片刻,暗道原来谢璋真如同传闻中那般顽劣不堪,也不知道谁家那么倒霉,碰上谢璋这个玩火都不带害怕的。
大理寺大火中逝去的卷宗们,向宋徽表达了无声的控诉。
大火烧起来的时候,谢璋正脚尖轻点,带着宋徽远离了这场如同绚烂的亡魂盛宴。
火苗明明灭灭印在谢璋的眼中,仿佛每个午夜梦回不曾熄灭的点点繁星。
他不知在其中看到了什么,眼神专注又怀念。
宋徽侧身看时,似乎还看到了点转瞬即逝的阴鸷。
“走水了!
走水了!”
柔然军营中的人后知后觉发现了自己打仗的后路被人一把火点燃,连忙召集军营中仅剩不到半数的士兵们前去救火。
然而风声不知是否闻到了火焰的味道,霎时间舞动起来,和着人们焦急的呼喊,如同一场热闹的无声剧。
巴图尔带兵行至阵前,与“谢璋”
你来我往地嘲讽了几句,方才发现了其中的不对,于是长枪直挑,将马上的假谢璋掀翻在地,才觉中计。
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军营,见到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烈火与呼喊。
巴图尔目眦尽裂,未等大火被扑灭,就带着柔然所有的兵力直下黄河,向着兰州来势汹汹而去。
此时夜色将近,有红霞泛起。
谢璋与宋徽归队,谢璋嘱咐将士将体力不支的宋徽带回了兰州的军营中。
再转头时,就看见不远处人马攒动,扬尘万里。
他短促地笑了声,回过头见孟鸣争的近卫已经带着剩余的军阵与第二波军阵会和,于是朝身边的人吩咐道:“给我一把弓箭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