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宝财是个左右逢源的滑头,知道醇济王府和端王府是死对头,从来哪边都不得罪、不靠近,如今被端王拉上了船,一来二去,醇济老王爷那边晓得了风声,再想下船可就难了。
老桐睨着李宝财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,心中直好笑,小老儿,攀上端王可是你福气。
因见秀荷微露倦意,便躬身建议道:“眼看时辰不早,不若大人们还是打道回府,误了丫头补餐,那一张小嘴数落起来可不饶人。”
呵呵笑着在前头引路,是个尽职的仆从,惯常谦和体恤,言语中总听不出情绪。
一行人见逛得已差不多,便往山下走去。
青石铺就的山道上雾气迷茫,远眺山峦叠嶂,静听鸟鸣风声,景致好不怡人。
庚武叫秀荷乘坐轿子,自己陪端王在山间步行。
脚夫抬着小轿吱呀吱呀,那摇来荡去,只把人催得瞌睡。
半山腰上驻足休憩,小亭外矗立着一颗老松,长得甚是玄妙,树杆呈直线,往上忽然打一个弯儿,树枝一面倒的朝向寺庙门口。
见树下插着一丛未燃尽的佛香,铎乾不由打问来历。
庚武微挑狭长双眸,含笑应答道:“这棵老松说起来又是一桩典故了。
据说古时一张姓人家,独子去边关打战,几年不见音讯,便来庙中祈福。
半山腰靠在树上睡了一觉,老妪回去后竟重新怀了子嗣。
待小子生下后,朝廷文书忽然而至,方晓得长子一年前早已立功身亡。
后人们闻此传奇,便将此松唤作‘望子松’,时常前来进香求子。”
“哦,竟然还有如此一桩说辞。”
铎乾闻言好奇,拂开袍摆往树下走去。
那林中静谧,只听风声徐徐,山石上不知谁人落下古诗一首,笔法劲道有力。
铎乾俯身端看:“想不到福城小小一块地界,倒很是古风雅韵。”
“咻——”
忽然一娓清脆尖利的口哨声刺破耳膜,他话音未落、笑容未停,便见那老树林中一支锐利长箭破风而来,箭心正正直指左后心口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