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世昌点点头:“分析得不错。
不过……”
他站起身走到窗前,“你觉得我们能撑得住吗?”
陈映心中一凛。
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很危险——公司可能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
“公司的情况很糟?”
“库房的胶片快用完了。”
黎世昌背对着她,“现在的胶片供应,全都掌握在日本人手里。”
难怪他们这么有恃无恐。
陈映终于明白了日方的把戏——先断了公司的物资供应,再趁机入股。
这招围魏救赵,用得可谓高明。
“所以您叫我来,是想……”
“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黎世昌转过身,目光灼灼,“这段时间,你处理培训班的事很有手段。
解决困境的能力,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。
现在……”
他的话没说完,但意思很明显——是在考验她的能力。
“我理解公司的困境。”
陈映斟酌着说,“但日方这次的投资,恐怕不会止于三百万和两成股份。”
“哦?”
黎世昌重新坐下,“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“他们了解我们的底线。
知道黎氏影业一向保持独立,不愿被外人掌控。
所以这次看似优厚的条件,不过是个开始。
一旦我们接受了,后面必定还有更多要求。”
“比如?”
“比如更换部分管理层,安插他们的人。”
陈映逐条分析,“又比如要求我们的影片加入他们的内容。
最后,整个黎氏影业都会落入他们掌控。”
黎世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分析得不错。
但你有别的办法解决胶片供应的问题吗?”
“有两个思路。”
陈映胸有成竹,“第一,我们可以从香港走私一批胶片进来。
虽然成本高些,但能保住独立性。
第二,我听说英国领事馆最近在联系一些欧洲厂家,想打开上海市场。”
“英国人?”
黎世昌来了兴趣,“你是说柯达?”
“不止是柯达。”
陈映压低声音,“程砚之前几天提到,有几家欧洲厂商正在寻找合作伙伴。
如果我们能抢在日本人前面……”
“程砚之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