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觉得自己正在压抑,正在压抑那句两年里只能对她照片说的话,但只要这句话一出口,他又将伤害另一个女人。
只要和她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,呼吸着同一种空气,爱就已经能够彼此传达。
电话断了,李晨却没有立刻放下,良久,他对着满天的繁星说:“我爱你。”
--《情歌》
第三章
这是我来到英国后作的第一次学术报告,据说,晓茜当年也是这个年纪作第一份学术报告的,她是埃及学系的高才生,这是否也意味着,我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认定?我从来都不怕在众人面前演讲,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担任领导者的角色,但今天,我的心却莫名地不安起来。
我不知道原因,似乎从一个月前见到李晨那天起,我就经常心绪不宁。
或许是多心了吧,我对自己说。
报告大厅里早早坐满了人,许多不是埃及学系的学生也来了,我在幕后作深呼吸,爱德华拍了拍我的背,充满信心地说:“别怕,你能做好的。”
我点点头,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架,从容地迎向人生中的另一个挑战。
我的脚有点颤抖,但我尽量表现出镇静,在台下,我看到了一个人--李晨。
他就坐在第三排,朝我树起了大拇指,那一瞬间,我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动力,因为我看到了我的偶像在支持我。
那感觉就像当年我在球场上看到他,很奇妙。
“亲爱的女士们,先生们。
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作报告,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‘哈里霍普墓内不为人知的历史’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
。”
报告会进行了两个小时,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,因为这个概念太新鲜了,恐怕许多人都接受不了,我无法知道,在报告作完后,听到的会是掌声还是倒采声。
我是一个外国人,在这里生活并不容易。
心纷乱地跳动着,冷汗已经从我的额上不断地渗下来,很多的时候,我都不敢望向台下的听众,我害怕看到他们的脸上出现不赞同的表情。
我看着李晨,仿佛这个学术报告只是为他而开的,因为在他的脸上,我看到了赞同与鼓励。
当我结束了最后的一句话,台下鸦雀无声。
我最怕遇到的情况终于发生了,我呆在原地,第一次演讲居然如此失败。
突然,我听到了一个人鼓掌,很单独的掌声却十分清楚,那是李晨,他站了起来,用很坚定的眼神看着我。
接着,其他人陆陆续续鼓起掌来,然后,全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许多人从座位上站起来,向我致敬。
我成功了,当我知道了这个事实,竟有想哭的冲动,至少,我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赞同,更重要的是,得到了我童年偶像的赞同。
爱德华和力克从幕后走了出来,他们握着我的手说:“亲爱的,你成功了,许多古董考古学家都被你的演讲征服了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