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武宗霆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,武峥是非常重视的,对于荷花的家世,他不是没有顾虑,但是他想的是,找儿媳妇最重要的是夫妻和顺,否则像他和卫夫人这样,几十年来各怀心思,形同陌路,那不是给儿子添堵吗?他很清楚武宗霆喜欢的是荷花,便不愿意违反儿子的心意。
还有一点,如今武宗霆中了进士,镇北侯府这次这么高调,难免会引起皇上及他的政敌的注意,从政治上来讲,武宗霆的婚事是很敏感的。
不管他决定与什么人家结亲,都很容易受到质疑和弹劾。
相反,如果武宗霆娶的是荷花,这些问题就统统不存在了。
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武峥藏在心里没说,他在战场杀戮无数,到了晚年经常睡不安稳,常常要做法事才能有少许心安,这样下来,他渐渐相信了因果报应之类的说法。
田荷花虽然出身农家,却是武宗霆的救命恩人,自家儿子能从冰天雪地里逃出性命,结识了田荷花之后更是治好了身体,读书刻苦,考功名也是一路顺风顺水,武峥便在心里觉得,这个女子是自家儿子的福将,一定要娶回家里,让她继续兴旺镇北侯府。
有以上几个原因,武峥自然就不会再答应其他人家的求亲了。
不过为了不得罪别人,武峥没有露出自己已经选好了儿媳妇的意思,跟往常一样与大家应酬周旋。
本来武峥的意思是过了这一阵风头,再办武宗霆和荷花的婚事,不料这其中又出了意外。
殿试的时候,皇上听说武宗霆是镇北侯世子,才十七岁就考中了进士,亲自宣他上前,好好地夸奖和勉励了一番。
这也难怪,大明朝泱泱数百年,权贵世家很多,但是真正有出息的子弟却十分稀有,尤其是武将出身的人家,一个家族几百个人,能考上一个秀才就是凤毛麟角了,何况是进士出身。
有武宗霆这样肯刻苦上进的权贵子弟,皇上是真心地觉得高兴。
为了显示皇恩浩荡,也为了鼓励其他权贵子弟用功读书,皇上便露出了想为武宗霆赐婚的意思。
武宗霆察言观色,便说起自己少年时的经历,他是如何小小年纪遭遇了山贼,又如何昏倒在东北的雪山上,如何被人救下,又如何寻亲回京,将这些都跟皇上说了起来。
皇上久居皇宫,哪里接触过这样的市井生活,听了这些比听说书还好听,一时间听得入了神。
武宗霆见皇上听得一阵阵唏嘘,便趁机说起了自己感念田家的恩情,无以为报,从小便与田家小女儿订下婚事的事情。
皇上对于他富贵却不忘贫贱之交,居然甘心要娶一个平民之女的心意大加赞赏,亲自下旨为两人赐婚。
赐婚圣旨传到雅荷轩的时候,荷花还以为自己是做梦,直到田二民等人欢呼着,拉着她跪倒在地接旨,她才回过神来。
接了圣旨和御赐之物,荷花一边跟宫里的公公道谢,一边在心里暗暗地骂武宗霆。
这个家伙,求亲就好好求,干啥要弄什么圣旨啊,差点儿吓死她!
短短的时间内,雅荷轩再次成为了京城的焦点。
才到了京城一年,雅荷轩的东家就从一个默默无名的乡下丫头,变成了日入斗金的商人,紧接着又成了皇商,如今更是成了炙手可热的镇北侯世子夫人。
她的经历,在京城的圈子里简直成了一个传奇。
既然是皇上亲自赐婚,武宗霆和荷花的婚事就不能再耽误了,荷花也不适合再抛头露面,只好把生意都交给田二民等人打理,自己只专心做新嫁娘就好了。
幸好田家的人接到她的家信就都赶来了,正好帮荷花预备婚事。
除了梅花怀了身孕,以及顾开元要照顾家里产业没来,翠花和杏花等人都跟着田大强来了,再加上家里的管家媳妇等下人,荷花的住处根本住不下。
武峥听说了这件事,直接买了一栋大宅子,作为送给荷花娘家的礼物。
武宗霆怕他们住不惯,又把京郊的庄子也收拾出来,说要是还觉得京城住得不好,可以去庄子散散心。
武家父子俩对他们的热情和诚恳,让远道而来的田大强等人终于放下心来,高高兴兴地准备荷花出嫁的事情。
八月初八,黄道吉日,这天便是荷花和武宗霆成亲的日子。
十五岁的荷花出落得亭亭玉立,穿上厚重的新娘装,再涂上鲜艳的胭脂,显得喜庆成熟了许多,透着一种别样的美。
和每次嫁女儿一样,周氏一边抹着眼泪,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翠花和杏花已经是妇人装扮,却还是跟小时候一样,挤在一起偷偷咬耳朵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